用不用“公筷公勺”?看完这篇文章再决定
“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那么使用公筷公勺究竟有多必要?
近日11位疾控专家做了个实验测试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的细菌对比
分别使用“公筷”和“非公筷”菌落总数最大相差250倍
近日,浙江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和检验中心的专家们为此专门进行了一场实验,测试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的细菌对比,实验结果令人震惊。
这个实验小组由11名疾控专家参与测试,实验地点在一家餐馆,点的几道菜分别是凉拌黄瓜、盐水虾、干锅茶树菇、炒芦笋、咸菜八爪鱼和香辣牛蛙等。
每道菜都分成两份,一盘使用公筷,一盘不使用公筷,并提前进行了取样保存。
为了保证科学性,11名参与人员都经过培训,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两组菜,必须交替着吃。最后每个菜都至少留下25克,用来第二次取样。经过小心翼翼严格无菌操作采样后,放入无菌样品袋并迅速存放到采样箱冷藏。此时大家已经等待40分钟。
用餐完毕完成取样之后,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
经过48小时的培育,实验结果显示:对比“公筷”和“非公筷”两组菜品剩余部分的菌落总数,“非公筷”那一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公筷”那一组!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菌落总数竟然相差那么多倍!!!
咸菜八爪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50倍!!!
负责检测的专家表示:如果不使用公筷,一方面,会把自身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上。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
小知识:凉拌菜没有经过高温烹饪,菌落总数一般都比高温烹饪过的菜要多。
专家呼吁:在外就餐时,提倡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
在此,专家提醒,使用公筷公勺很有必要。它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在使用公筷公勺时,很多人嫌麻烦,容易混淆,专家们也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家规”: